Friday, October 24, 2025

CAR-T疗法关键时间线:从临床试验突破到全球获批的进化之路

CAR-T疗法关键时间线:从临床试验突破到全球获批的进化之路
 
一、概念奠基与早期探索(1991-2010年)
 
1991年:CAR-T细胞概念正式诞生,由Irving和Weiss、Letourneur和Klausner等三个实验室独立开发出第一代CAR-T细胞,将单克隆抗体的单链可变片段与CD3ζ细胞内信号传导结构域结合,实现不依赖MHC的靶细胞溶解能力。
2010年:成人患者比尔·路德维希(Bill Ludwig)成为宾夕法尼亚大学首位接受CAR-T疗法的成年患者,其难治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(CLL)经治疗后达到完全缓解,成为CAR-T疗法在成人患者中有效性的首个关键临床验证。
 
二、儿童临床突破与技术成熟(2012-2016年)
 
2012年4月:6岁的艾米丽·怀特海德(Emily Whitehead)作为全球首位接受CD19 CAR-T疗法的儿童患者,在经历严重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(CRS)并经托珠单抗成功救治后,实现长期无癌生存,验证了CAR-T疗法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(ALL)中的疗效,为后续临床试验奠定基础。
2012-2016年:针对CD19的第二代CAR-T细胞(含CD28或CD137共刺激信号域)开展大规模临床试验,在复发/难治性B细胞肿瘤中展现出44%至91%的总缓解率和28%至68%的完全缓解率,急性白血病相关试验的完全缓解率更是超过80%。
 
三、全球首次获批与快速扩张(2017-2021年)
 
2017年:美国FDA批准全球首款CAR-T疗法Kymriah™上市,用于治疗儿童和年轻成人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,临床试验中83%的患者达到完全缓解;同年,第二款CAR-T疗法Yescarta™获批,CAR-T疗法正式进入商业化阶段。
2020年:FDA批准第三款CAR-T疗法Tecartus™,适应症扩展至特定类型淋巴瘤。
2021年:FDA批准第四款CAR-T疗法Breyanzi™,同时批准首个靶向BCMA的CAR-T疗法BCecma™上市,基于KarMMa临床试验数据,填补了多发性骨髓瘤治疗领域的空白。
 
四、中国监管突破与全球协同(2018-2024年)
 
2018年3月:中国首个CAR-T疗法新药临床试验(IND)许可获批(西达基奥仑赛),标志着中国正式开启CAR-T疗法临床研发进程。
2022年:西达基奥仑赛率先在美国FDA获批上市,随后于5月、9月分别获得欧洲药品管理局和日本药品和医疗器械管理局批准,成为首个获得全球多监管机构认可的中美合作CAR-T产品。
2024年8月:西达基奥仑赛在中国获得附条件批准,至此完成全球主要医药市场的获批布局,推动CAR-T疗法在国内的临床可及性。
 
五、技术迭代与适应症拓展(持续进行中)
 
截至2025年,全球已有13款靶向CD19或BCMA的CAR-T产品获批用于多种血液肿瘤;第四代CAR-T细胞(TRUCKs)临床试验取得进展,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中展现出长期缓解潜力,第五代CAR-T细胞则聚焦安全性与疗效优化。
研究方向从血液肿瘤向实体瘤(如前列腺癌、胶质母细胞瘤)及非肿瘤性疾病延伸,为CAR-T疗法开辟更广阔的应用空间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