班彪之谏:隗嚣身旁的忠言
班彪是班固的父亲。班彪是东汉著名的史学家、文学家 ,他专心史籍研究,在司马迁《史记》的基础上,作《史记后传》六十五篇 ,为班固修《汉书》奠定了基础。
彼时,王莽政权覆灭,天下大乱,群雄逐鹿。隗嚣占据陇右,手握重兵,势力不容小觑,成为各方势力争取的对象。班彪才华横溢,对时局有着深刻的洞察,他投身隗嚣帐下,希望凭借自己的智谋辅佐隗嚣做出正确的选择,助力天下早日重归安定。
班彪进言隗嚣时,写下"当食吐哺,纳子房之策;拔足挥洗,揖郦生之说。悟戍卒之言,断怀土之情;高四皓之名,割肌肤之爱。举韩信于行阵,收陈平于亡命。英雄陈力,群策毕举,此高祖之大略,所以成帝业也……而苟昧权利,越次妄据,外不量力,内不知命。则必丧保家之主,失天年之寿。遇折足之凶,伏斧钺之诛。英雄诚知觉悟,畏若祸戒,超然远览,渊然深识,收陵、婴之明分,绝信、布之觊觎,距逐鹿之瞽说,审神器之有授,毋贪不可冀,为二母之所笑,则福祚流于子孙,天禄其永终矣。"
这段文字的大意是:(刘邦)正在吃饭时,吐出口中的食物,采纳张良的计策;匆忙中拔出脚、挥去洗脚水,对郦食其的进言表示敬意。领悟戍卒(娄敬)的话,断绝了士兵们思念故土的情绪;推崇商山四皓的名声,割舍了对(戚夫人所生的赵王如意等)亲生骨肉的宠爱。从行伍中提拔韩信,从亡命之徒里招纳陈平。英雄们各尽其力,所有的计谋都被采用,这是汉高祖的雄才大略,也是他能成就帝王大业的原因……如果(人)苟且地贪图权力利益,超越等级妄图占据(不该有的地位),对外不衡量自己的力量,对内不懂得天命。那么必定会失去保全家族的地位,丧失应得的寿命。遭遇(像鼎折足那样的)凶险,受到斧钺的诛杀。英雄如果真能觉悟,畏惧这样的灾祸训诫,超然地长远谋划,有深邃的见识,接纳王陵、傅婴那样(安守本分)的明智,断绝像韩信、英布那样的觊觎之心,拒绝"逐鹿天下"这类错误的说法,明白帝位是有天命授予的,不贪图不可希冀的(东西),不被吕后、赵太后之类的人嘲笑,那么福禄就会流传给子孙,上天赐予的禄位也会永远延续。
这番话,班彪以汉高祖刘邦的成功之道为引,娓娓道来。他先是列举刘邦善于纳谏,像吃饭时吐哺听取张良计策、匆忙间对郦食其的建议表示敬意,又能慧眼识才,从行伍提拔韩信、接纳亡命的陈平 ,凭借这些谋略成就帝业,意在暗示隗嚣也应效仿刘邦,广纳贤才、善听谏言,以图大业。
而后,话锋一转,班彪严肃指出如果贪图权力,不顾自身实力与天命,强行妄为,必然会招致灾祸,失去家族的庇护与自身的性命。他劝诫隗嚣要保持清醒,有长远的眼光,断绝非分之想,安守本分,如此才能福泽子孙,永享荣华。
然而,隗嚣却未能完全听进班彪的良言。他在刘秀与公孙述之间摇摆不定,对刘秀的东汉政权心存疑虑,又对割据称王抱有幻想,最终选择了与东汉对抗的道路。班彪见隗嚣执迷不悟,深感失望,无奈之下离开了隗嚣,转投窦融,为其出谋划策,劝窦融归附东汉。
这段文字出自《后汉书·班彪列传》
从文字风格来看,班彪的谏言已经有骈文的一些特点。骈文讲究对仗工整、声律和谐、辞藻华丽,常使用对偶句来增强语言的节奏感与表现力。文中"当食吐哺,纳子房之策;拔足挥洗,揖郦生之说""悟戍卒之言,断怀土之情;高四皓之名,割肌肤之爱"等句子,句式整齐,两两相对,在结构和表意上形成对称,体现出骈文追求形式美的特点,通过这种工整的对仗,更有力地铺陈史实、抒发观点,展现出典雅庄重的文风,也反映出当时文学创作在形式雕琢与内容表达上的融合趋向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