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hursday, October 16, 2025

破纪录的秋雨!2025河南入秋降雨“爆表”,旱涝急转

破纪录的秋雨!2025河南入秋降雨"爆表",旱涝急转
 
"一场秋雨一场寒"本是秋日常态,但2025年入秋以来,河南的雨却"赖着不走"。从9月到10月中旬,连绵阴雨不仅让中原大地变身"水墨画",更创下多项历史极值,还上演了从夏季干旱到秋季洪涝的剧烈反转,成为河南人记忆中尤为深刻的"多雨之秋" 。
 
这场秋雨的"超常"程度,被一组组数据清晰标注。从9月1日入秋开始,河南全省平均降水量已达349.6毫米,较常年同期偏多2.6倍,直接刷新1961年以来的同期最高纪录,比历史第二多的2021年同期还要偏多42%,超半数气象监测站的雨量都创下了同期新高 。时间维度上,全省平均阴雨日数达到25.3天,较常年多出14天,9月以来先后出现10轮大范围降水,其中9月16日许昌苏桥气象监测站单日降雨208.1毫米,直接打破该站2016年建站后的纪录 。
 
空间分布上,这场降雨呈现"全域覆盖、局部极强"的特点。豫南地区受影响尤为严重,漯河市9月以来平均降水量达346.6毫米,较往年同期偏多近3倍;南阳市9月1日至28日的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偏多178%,降水日数也比常年多出8天。国庆期间,9月30日至10月5日全省平均降水量达47.3毫米,部分地区超过100毫米,多地出现农田积水、道路泥泞的景象。更罕见的是"旱涝急转"的反差——就在三个月前的6至8月,河南还饱受干旱之苦,全省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偏少两成,气温则创下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,入秋后却瞬间从"缺雨"转为"涝渍",这种剧烈切换让农户措手不及 。
 
如此罕见的秋雨,源于多重气象条件的"联手作祟"。最关键的推手是异常偏北的副热带高压,其边缘的西南气流持续将暖湿空气输送至河南,为降雨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来源 。同时,多股冷空气接连南下,与滞留的暖湿气流在黄淮流域剧烈交汇,形成持续的降水系统。从更宏观的气候背景看,拉尼娜余威与全球变暖的双重作用,加上城市化热岛效应的推波助澜,让华北雨带"钉"在黄淮地区,使北方尝到了南方梅雨的滋味 。
 
持续降雨带来的最直接冲击,落在了农业生产这个"命脉"上。9至10月本是秋粮收割、冬小麦播种的关键期,但连续阴雨导致多地农田土壤含水率饱和,积水深及小腿肚,土地松软如泥潭,轮式收割机等传统农机寸步难行。截至10月4日,全省秋作物收获进度仅为55%,较往年慢三成,部分地区只能依赖人工抢收,效率仅为机械的1/10。更让农民揪心的是,田间玉米穗已出现发芽、倒伏现象,粮食霉变风险陡增,直接威胁一年的收成。
 
好消息是,这场漫长的秋雨终将迎来拐点。根据最新预报,10月19日以后,河南的连阴雨过程将有望彻底结束,全省转为晴好天气。但这场破纪录的秋雨留下的不仅是更新的历史数据,更带来了深刻的警示——在气候变化背景下,"旱涝急转"这类极端天气离我们越来越近。待阳光驱散湿气,河南人将迎来抢收秋粮、重整家园的忙碌时刻,而这或许正是对这场"超长待机"秋雨最实在的回应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